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安川机器人中国区域服务商    

机器人,机器人配件及编程服务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方炎
  • 电话:17823933649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安川机器人 2025 上半年营收激增 AI 技术与新能源布局双线领跑—安川机器人
新闻中心
安川机器人 2025 上半年营收激增 AI 技术与新能源布局双线领跑—安川机器人
发布时间:2025-09-22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2025 年 7 月 18 日,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电机(YASKAWA)公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,中国区机器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68.3%,其中新能源行业订单占比突破 30%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报告显示,依托 MOTOMAN NEXT 系列 AI 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 MP3300 控制器的升级应用,安川在动力电池精密装配、新能源汽车焊接等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,巩固了其在特种机器人市场的第二把交椅地位。


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代际突破

安川上半年推出的 MP3300 增强型控制器成为技术升级的核心引擎。该控制器在原有高速同步扫描技术基础上,将运动控制轴数从 16 轴扩展至 24 轴,支持 MECHATROlink-III 网络的实时通信速度提升 40%,确保多机器人协作时的微秒级动作同步。技术团队介绍,新搭载的双精度实数运算模块使轨迹规划误差降低至 0.001mm 级,配合 - 10℃至 60℃的宽温工作范围,完美适配新能源电池车间的严苛环境要求。


在 AI 应用层面,MOTOMAN NEXT 系列机器人通过深度预测学习算法实现突破性进展。与传统预设轨迹机器人不同,该系列能自主识别不规则工件的空间位置,实时生成最优抓取路径。在某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极片堆叠工序中,搭载该技术的机器人实现 99.97% 的良品率,较传统设备提升 2.3 个百分点,同时将换型调试时间从 4 小时压缩至 45 分钟。安川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透露,这项技术已获得 5 项发明专利,其中 "基于视觉反馈的自适应装配方法"(专利号 CN202410023456.7)专门针对新能源零部件的柔性制造场景。


新能源场景落地成效显著

财报数据显示,安川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订单量同比激增 120%。其中专为电池模组设计的 MH24 机器人凭借 24kg 负载能力与 ±0.02mm 重复定位精度,已批量应用于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企业的生产线,完成从电芯入壳到模组封装的全流程自动化。针对 800V 高压平台电池的焊接需求,安川开发的 ARC Mate 100iD/8L 焊接机器人采用双丝脉冲技术,将焊接热变形控制在 5μm 以内,良品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3.7 个百分点。


在物流自动化环节,安川推出的 MOTOMAN GP12 机器人系统实现重大突破。通过整合 3D 视觉识别与自主路径规划功能,该系统在动力电池仓库的出入库效率提升 50%,单台机器人可替代 6 名人工分拣作业。某新能源车企应用数据显示,导入该系统后物流周转周期从 3 天缩短至 1.2 天,年度仓储成本降低 420 万元。


数字化生态构建竞争壁垒

安川 FIELD 物联网平台上半年接入设备总量突破 40 万台,形成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网络。基于该平台的能耗分析模块,可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消耗,某整车厂应用后焊接工序能耗降低 18.7%,年均节电超 60 万度。平台搭载的预测性维护算法通过振动分析与温度监测,使机器人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(MTBF)提升至 18,000 小时,较行业标准提高 27%。


安川电机(中国)有限公司总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:"我们通过 1500 余项有效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,在伺服电机、运动控制等核心领域保持领先。" 据悉,安川正在推进 CR 系列协作机器人的本地化生产,计划年内实现关键部件 90% 国产化,将交货周期缩短至 15 天以内。


业内分析认为,安川凭借在高精度控制与 AI 自主决策领域的双重优势,成功卡位新能源产业升级赛道。随着下半年工博会期间新一代协作机器人的即将发布,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。

了解更多—安川机器人
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7823933649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